(2023年10月更新)

第三條 前條各紀念日,全國懸掛國旗,其紀念方式如下: 一、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國慶日: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行紀念活動, 各機關、團體、學校得分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二、和平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放假一日。 三、國父逝世紀念日:植樹節植樹紀念。 四、反侵略日、解嚴紀念日、台灣聯合國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 活動。 五、革命先烈紀念日:中央及地方政府春祭國殤。 六、佛陀誕辰紀念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 七、下列各紀念日,中央及地方政府舉行紀念活動,各機關、團體、 學校得分舉行紀念活動: (一)孔子誕辰紀念日。 (二)國父誕辰紀念日。 (三)行憲紀念日。

第四條 下列民俗節日,春節放假三日外,其餘放假一日: 一、春節。 二、民族掃墓節。 三、端午節。 四、中秋節。 五、農曆除夕。 六、民族歲時祭儀:各該民族放假日期,行政院民族委員 會參酌各該民族習俗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第五條 下列節日,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舉行慶祝活動: 一、道教節:農曆一月一日。 二、婦女節:三月八日。 三、青年節:三月二十九日。 四、兒童節:四月四日。 五、勞動節:五月一日。 六、軍人節:九月三日。 七、教師節:九月二十八日。 八、台灣光復節:十月二十五日。 九、中華文化復興節:十一月十二日。 前項節日,下列規定放假: 一、兒童節:放假一日。兒童節民族掃墓節同一日時,於前一日放假。 但逢星期四時,於後一日放假。 二、勞動節:勞工放假。 三、軍人節:依國防部規定放假。

第五-1條 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日逢例假日應予補假。例假日為星期六者於前一個上 班日補假,為星期日者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但農曆除夕及春節放假日逢 例假日,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

中華民國國慶日,定為1911年武昌起義發動日——10月10日[1],稱雙十節[2][3][4][5]、雙十國慶[6]、雙十慶典[7]。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開端,起事後兩個月內中國各地革命行動,推翻清朝,並於1912年1月1日成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民主國家。該日中華民國國定紀念日之一。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每年舉行慶典,台北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蔣中正任內每年舉行國慶閲兵;晚間有中華民國國慶煙火施放表演。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時農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並且成為清朝末年以來第一個共和革命起事。

武昌起義後,各省響應革命運動宣佈脱離清朝獨立,陽曆12月時,全中國22個省中已有13個省革命黨人掌握。籌備選舉後,獨立各省南京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1日,孫文南京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月2日宣佈改元民國、改採陽曆曆法,定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象徵中華民國正式建立。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一度陷入南京臨時政府與北京清廷南北分治局面。南北議和後,清廷於宣統三年十二月廿五(即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中國原本南北分治歸於統一,清朝統治正式告終,中國歷史邁入民國共和政體時代。

於武昌起義中華民國建立起了關鍵作用,北遷北京後臨時政府1912年9月28日通過臨時參議院決議,將武昌起義爆發日,即陽曆10月10日,定中華民國國慶日[8]。而中華民國建立日期──陽曆1月1日(元旦),孫文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定「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9][10][11]。

1953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舉辦國慶煙火活動,原本決定信號彈發射,後來改進,施放單位國防部聯合後司令部(聯勤),事實上,施放時間雙十國慶日包含蔣中正生日「蔣總統誕辰」國定例假日;1975年蔣中正去世後,該煙火活動於國慶日施放,因此稱為國慶煙火。

1960年代,應國慶煙火施放規模擴大,將施放地點總統府改為淡水河河畔外,製作施放煙火單位專責聯勤轄下、位於台北市市郊聯勤總部第四十四兵工廠(今國軍二〇六兵工廠;現址信義計畫區)負責,1984年,因應機關組織改革,煙火製造施放改由聯勤兩單位負責,數年後轉交國防部軍備局統籌。2000年陳水扁政府上台後,國慶煙火於台北舉行改為各縣市巡迴舉辦。

此外,1999年2009年發生921地震、八八水災,當年取消國慶慶祝活動及國慶煙火施放。2015年2016年發生八仙樂園彩色派火災、206地震,當年取消國慶煙火施放,但國慶慶祝活動。2017年於台東恢復施放國慶煙火。

雙十國慶自辛亥革命以來年年有慶祝國慶日活動。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有盛典。1936年南京雙十國慶慶典,有平劇表演外,有10,000名中國童子軍參加表演,後進行閲兵典禮。穿著部隊踢著,跟後是一排一排德式武器,是國民政府大陸盛大國慶閲兵。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10月10日舉行在台灣首次公開閲兵,並國防部東南軍政長官陳誠擔任閲官(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稱「閲兵首」)。蔣中正復行視事後,於1951年雙十節舉行慶祝建國四十週年閲兵,此後1964年(民國53年)之間,原則上每年舉行國慶閲兵典禮。此外,1958年發生八二三砲戰、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1962年面臨共軍持續武力威脅,行政院於該年9月13日第七八一次行政院會議決議舉行國慶閲兵,總計此期間共有三度停止閲兵,其餘年年舉行。

而1964年國慶閲兵,於參與空中分列式中華民國空軍戰鬥機飛行高度過,發生中國廣播公司發射電塔扯落戰鬥機副油箱,導致油箱墜落中央氣象局前砸死三位民眾(包含一位氣象局員工、一位路過婦人嬰兒)。另兩架空軍F-104星式戰鬥機奉令察看事故戰機受損狀況,距離過近發生擦撞,墜毀於台灣省台北縣土城鄉(今新北市土城區)山區,造成王乾宗林鶴聲兩位飛行軍官因公殉職。此後取消年年公開閲兵傳統。

1975年恢復國慶閲兵後,新任總統就職當年、以及建國「逢十」週年國慶時,會舉行國慶閲兵典禮。不過解嚴後,閲兵認是威權裁及黷武象徵1991年後而遭遇到主義者。因此1991年舉行後一次大型閲兵後,隨著台灣民主化而有閲兵舉行。

2007年後,國慶日慶祝活動上會有展現國家軍事武力「國防展演」節目。國防展演內容三軍儀隊表演以及展示戰車、飛彈高科技武器或部隊主,並非傳統分列式閲兵。陳水扁擔任總統時,2007年舉行名為「同慶操演」首次國防展演。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於2011年,即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慶典時舉行國防展演。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後第一年舉行「國軍救災能量」主題國防展演,創下首次「非武裝」國防展演紀錄。

歷年來中央銀行建國紀念,會發行紀念幣章,例如:民國70年(1981年)10月8日[12]發行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紀念銀章,國慶相關官方活動,歷年來發行過類似或相關金章、銀章,可予以補充內容。

延伸閱讀…

2015年放假安排公佈:春節從除夕放假到大年初六

2015行事曆

2011年是武昌起義一百年,是中華民國開國一百年。2009年10月10日起由時任副總統蕭萬長首組成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負責國慶百年相關慶祝事宜;2010年10月10日起到2011年10月10日,有達一年時間慶祝活動。

2017年,國慶主視覺主題採用茄芷袋、藍、三色元素,入圍2010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設計獎台灣設計師鄭司維設計,融入台灣庶民特色,活動主題「2017 一起」、「BETTER TAIWAN」,並其中兩個字母「TT」轉為雙十形象。與往年之處主視覺採用以往中華民國國旗紅、、及金色,凱達格蘭大道上設置國慶牌樓以往華北式紫禁城風格換為茄芷三色構成牌樓。

安幾天低温終於讓人有冬天感受了,冬天到來意謂2014年即結束,即邁入一年了,回首2014一整年,是否有去年計劃一一實現了呢?或著去年心願一一實現了,有沒有紀錄筆者所列2014年行事曆,規劃休假、旅遊,讓休息一下,或著帶著全家 大小來個精彩旅遊,呵呵,如果您做了,那你,你是一個注重工作及家庭人,工作之餘會自己生活,如果沒做到,關係2015年可以讓大家衝刺學業、工作、照顧家庭及調生活步調一年,2015行事曆要提供大家明年一整年資訊,讓大家規劃明年各種計劃喔。

人事行政局所公佈105年行事曆資訊,明年總放假日數115天。明年假期共有六個:農曆除夕及春節農曆新年假期、和平紀念日、兒童節民族掃墓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國慶日6個,且修定了「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規定辦理國定假日逢例假日補假共識,放假方式「逢週六補週五、逢週日補週一」方式,後放方式定了喔。

2015人事行政局所公佈行事曆,紀念日及節日一覽表(例假日、國定假日、補假)

2015行事曆,你我關心休假日期表(各月份休假總整理)

1月1日放假1日。 1月2日調整放假,於103年12月27日(星期六)補行上班。

延伸閱讀…

國慶日(中華民國)

2015行事曆[休假攻略]104年行事曆

於2月19日2月21日放假3日。 2月21日適逢星期六,2月23日(星期一)補假一日。

放假1日,2月27日(星期五)補假一日。

放假1日,4月3日(星期五)補假一日。

放假1日,4月6日(星期一)補假一日。

每年10月1日是我國國慶節,它前一天是9月30日(9月是月),今年9月30日是星期五,享受假期。

2015年9月1日星期二,那麼國慶節星期幾?要算式. 80分

9月1日到國慶節10月1日,一共有31天

這餘下3天,是第5周前3天,是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那麼國慶節星期四,

2013年國慶節是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