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更新)

古人“掐指一算”並,“掐指”只是古人佔算時,將天干、地支、八卦、五行信息規則排納入左手食指到小拇指指節後,通過默唸口訣大拇指點算,達到天干、地支、八卦與五行相配目的,佔者通過五行生克關係來進行推算預測罷了。

  古人問卦時間或事發時間奇門遁甲中"天干"、"地支"、"八卦"、"八門"、"九宮"、"九星","九神"信息,演算指節中!

  "掐指一算"多算命者使用"待我掐指一算"一言中,或指扳着指頭算,"屈指一算"。

  這看起來,這只是一個計算天干地支方法而已: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之間相互配合,需要紙筆,但古人推算命理時會有機會利用紙筆。

  因此將手指分三節,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時需要指節念地支,這樣可以迅速計算出該年年份、月份天干地支,掐指一算由此而來。

  請伸出你左手,注意是左手,看自己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每手指分三節,這三節標上名稱:

  食指下節叫大安,代表吉利;

  食指上節叫留,代表運氣,凡事拖延;

  中指上節叫速喜,代表喜事眼前,算各種事情是上吉卦;

  中指下節叫空亡,這是卦,佔事宜;

  無名指上節叫赤口,代表多爭執有官訟,事態和;

  無名指下節叫小吉,代表要有結果,所算事情值得等待和堅持。

延伸閱讀…

掐指一算:十六種掌決圖。手把手教算命很實用。_地支

掐指一算

  電影中我們常看到有人掐指一算,推算出很多信息。實際上這是利用指掌來記憶干支,進而干支來推衍一些需要信息。這種指掌記憶方法如今實用,乃記憶十二地支所設,稱為“十二地支掌訣圖”。

  十二地支稱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總稱。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漢族曆法紀年。漢族民俗學上認為天干應一些預兆。古代人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次序。舊式記時法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時。

  《爾雅·釋天》中講,“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月。十二地支順序藴含着事物發展變化過程。“子”“孽”,表示萬物意思;“醜”“紐”,是繩子捆住意思;“寅”“演”,指萬物開始生長意思;“卯”“”,指萬物意思;“辰”“震”,指萬物震動生長意思;“巳”“”,指萬物已成意思;“午”“仵”,指萬物時,是陰陽相交時候;“”“味”,是萬物已成有滋味;“申”“身”,是萬物初具形體意思;“酉”“鮑”,指萬物十分意思;“戌”“滅”,指萬物消滅歸土;“亥”“核”,指萬物成種子意思。

  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戍末四季土。

  子醜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合化土。

延伸閱讀…

“掐指一算”,算的是什麼?真的能算出前世今生嗎?

掐指一算的原理|地支|天干|八卦掌

  子午沖,沖,寅申相沖,卯酉沖,辰戌相沖,巳亥沖。

  子相害,醜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害。

  子刑卯,卯刑子,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戌刑醜,戌刑,未刑,辰午酉亥自相刑。

  説起“掐指一算”,大家會地聯想起那些説話神神叨叨、行蹤飄江湖術士、算命先生。那些人總是“察天地理、通鬼神志”詡,每次占卜時,做一大堆儀式,然後掐指一算,開始你前世道來、你今生品頭論足,有“乾坤盡收在手”感覺。普通人眼裏,他們手、高深莫測。那麼他們手上暗藏了怎樣玄機呢?今天讓筆者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其實“掐指一算”並,並不能算出未來事情,更談不上什麼所謂“天機”。“掐指”只是古人佔算時,將天干、地支、八卦、五行信息規則排納入左手食指到小拇指指節後,通過默唸口訣大拇指點算,達到天干、地支、八卦與五行相配目的,佔者通過五行生克關係來進行推算預測罷了。下面地介紹兩種“掐指一算”內容。  熟悉易經朋友知道易學領域有兩套基本排卦方法:伏羲先天八卦圖和文王後天八卦圖,這兩張圖是後世易經占卜基礎。為記憶“九宮格”形式八卦圖,古人找到了一件天然記憶載體——左手手掌。因為每個人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有三段指節,所以拼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天然“九宮格”,如果將八卦圖信息記手掌上,那麼佔者能夠調用推算了。那麼什麼選“左手”呢?筆者認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右手需要握筆記錄推算結果所致,如果是“左撇子”,那麼他會選“右手”了。下圖佔算者默記左手指節上八卦圖。

  八卦納排入手後,佔算者配合口訣,可以將數字與八卦應起來,“數起卦”以及後續推算。比如後天八卦口訣是“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兑八艮九離門”。另外,數、卦應外,基於後天八卦京房八宮卦系統五行配入八宮,如上圖。這裏要注意,八卦圖方向是左東右西、上南下北!

  八卦外,古代算者來紀年月日時天干地支(俗稱“時辰八字”)納排入手,搭配五行進行推算。納排前,我們需要瞭解五行指節上排布。這個排布剛才講京房八宮卦系統中五行排布基本相同,有一點區別,